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原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杨晓霖老师,很高兴成为本期人文之声的朗读者,我今天主要从一个小故事出发与大家聊聊叙事医学的基本内涵,希望对大家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最近两个月来,由于新冠病毒肆虐,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顶着巨大压力,每天都在高强度工作,在此,我向大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是我们这个新时代最可敬的人!
针对这次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除了为南方医科大学录制生命健康经典导读系列课程之外,我也积极参与面向湖北大学生的互动直播节目,主题为“疫情下的生命叙事与人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湖北地区乃至全国大学生在疫情下的恐慌心理。直播课的内容也吸引了感兴趣的大学生和医生加入到叙事与人文工作团队中来。
近两年来,国内许多医科大学和医院都非常重视叙事医学研究与实践,大家可能听说过叙事和叙事医学的概念。但是,叙事医学到底是什么?推广叙事医学的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小故事来理解叙事医学和它的价值所在。
有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在四十几岁高龄时有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但不幸的是,这个父母已经取好名字的男婴在出生第7天就因感染疾病夭折了。夫妇俩非常痛苦,丈夫为了安慰每天沉浸在悲痛之中、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的妻子,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将妻子从丧子之痛、心悸失眠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自己承受着丧子之痛,还要照顾因此生病的妻子,这让丈夫心力交瘁,身体状况也明显受到了影响。丈夫冥思苦想,悟到了一个方法,他试着以夭折的孩子的名义,从天国给孩子母亲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离开他们之后,在天国过着幸福的生活,请爸妈不要惦念。妻子读完信,痛哭了一场之后,身体逐渐康复,恢复了日常生活。一年之后,一个健康的男婴出生,多年后,孩子长成了帅小伙儿。
故事里的丈夫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之父,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创立者、医学教育住培模式的开创者威廉•奥斯勒爵士。这封奥斯勒医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出来的天国来信的原稿,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看到过,仔细阅读全文之后,我非常感动,感慨奥斯勒不愧为所处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医生,他具备了非常高的叙事素养。
透过这个小故事,大家获得了哪些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