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先端医学研究院依托于河南大学附属淮河医院,针对国家的重大战略、河南省和河南大学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的重大需求,聚焦应用基础和临床医学、生物技术、医学工程、新药研究、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创新前沿,打造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服务与人才交流平台,建设成为以精准和转化医学研究为核心,兼具应用基础研究、先端医药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功能的创新型、开放型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医学研究中心。该研究院面积近1000 m2,具备小动物心脏超声仪,小动物活体成系统,小动物心电及心脏压力检测系统,超高分辨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超高速离心机等大型科研仪器的实验平台。
研究院现由邹云增教授担任院长。邹教授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医学研究领域具有卓越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领导经验,致力于推动医学研究的创新与转化。其团队长期从事高血压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多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具体简历详见个人简介。
由于科研工作需要,河南大学先端医学研究院现面向社会招聘青年研究人员。本招聘启事常年有效,招满为止,招聘岗位均为全职科研岗位。现将招聘岗位及要求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河南大学先端医学研究院青年研究人员。
二、招聘计划
1、优秀国家级青年人才(荣获优青、青长、青拔、海优、青托、博新等)不限,具体面谈;
2、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3名;
3、硕士研究生-实验员1名;
三、研究课题方向
1、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2、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的机制和干预研究;
3、其他慢性病(呼吸、代谢、肿瘤等)方面的研究;
4、线粒体稳态与心血管疾病研究。
四、应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敬业守职,勤于学习,富有创新精神;
3、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强烈的科研热忱、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英文学术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4、优秀青年人才需具备独立申请和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并能够有效领导和管理实验室团队,培养和指导研究生及其他研究人员。此外,应具备优良的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协调各方面资源,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
5、博士研究生毕业一级学科需为临床医学或基础医学或生物学,研究方向贴合本实验室研究课题,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90年1月1日后出生),取得博士学位时间不超过2年(2023、2024年毕业;2025年应届毕业);博士后年龄在38周岁以下(1987年1月1日后出生),博士后出站不超过2年(2024年或2025年出站),具有独立或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
6、硕士研究生毕业一级学科需为临床医学(心血管循环研究方向)或基础医学(病理生理,免疫学、病原生物学)或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熟悉实验室常规实验操作,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5年1月1日后出生),取得硕士学位时间不超过2年(2023、2024年毕业;2025年应届毕业),具备课题研究、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能力;
7、应届毕业生需按时取得学历和学位证书;
8、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接受应聘:
1、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2、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
3、曾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行为等严重违反招聘纪律行为的人员;
4、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五、福利待遇
1、优秀青年人才:具体待遇一对一面谈;
2、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
享受河南大学和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的相关待遇,后续可根据科研成果协商相关绩效或奖金。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将有机会推荐至国内外一流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3、硕士研究生:享受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相关待遇。
六、应聘材料及方式
1、请有意申请者将个人简历(包括:近期免冠照片、出生年月、从大学起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及联系电话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hdhhyy@126.com,经初审合格者,将尽快安排面试;
2、请有意申请者需提供能够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有关材料,如:代表性论文(请在论文清单中附上论文的PDF全文以及DOI号)、主持/参与课题立项证明,国家省部级人才计划证书,获奖情况、未来研究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博士和博士后)等;
3、请有意申请者需提供本人硕士及博士导师信息。
咨询电话:0371-23906239
七、注意事项
1、应聘人员应保证所留电话号码联系畅通,因电话联系不畅造成无法通知本人的,后果由本人负责;
2、所提供简历等资料应准确真实,简历信息填写应做到完整、准确、无遗漏,如因个人信息瞒报错报而导致的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如有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应聘资格;
3、完成简历投递的已报名者请勿重复投递简历;
4、若招聘计划和信息有变,应聘人员以接到的电话通知为准;
5、本院招聘公开透明,不会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若应聘者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
邹云增,心内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199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2000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循环器内科博士后,2004年9月以复旦特聘教授人才引进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心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双聘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首席科学家,2023年6月起任河南大学至善教授、河南大学先端医学研究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是高血压心脏病和心力衰竭。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1项、国家“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1项、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以及多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引用超过2万余次,H指数72。先后获得日本心力衰竭学会优秀青年奖、日本高血压学会优秀论文奖等国际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国际合作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并荣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侨届十杰等荣誉。获国家专利20余项。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副主委(2015-2021),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2012-至今),国际心脏研究会(ISHR)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候任主委,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委会副会长(2012-),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常委,《中华心肌病与心力衰竭杂志》副总编,《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副主编、美国心脏协会(2011)、欧洲心脏学会(2015)、日本循环器学会(2022)的会士(fellow)。作为评审专家多次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项目、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评审,同时也当选为政协上海市第11届、第12届委员、第13届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