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守护消化道健康的“火眼金睛”——胃肠镜检查

发布时间 :2025-04-27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本期科普作者:


消化内镜中心 护师 张亚如


在现代医学检查中

胃肠镜检查无疑是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它如同一双深入人体内部的“眼睛”

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胃肠道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胃肠镜检查的世界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胃肠镜检查是什么

胃肠镜检查主要包括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胃镜检查是通过一根柔软、纤细的光纤管(胃镜),从口腔插入,经过食管、胃,直至十二指肠,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这些部位的黏膜情况,发现诸如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肠镜检查则是将肠镜从肛门插入,依次检查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回盲部等部位,同样能够清晰地查看肠道内部的病变情况。

二、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

1. 早期发现病变:很多消化道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胃肠镜检查能够直接观察到胃肠道黏膜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早期病变,如早期胃癌、结直肠癌等,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据统计,早期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而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治愈率则会大幅下降。

2. 精准诊断疾病:对于一些已经出现症状的患者,如反复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等,胃肠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因,帮助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例如,通过胃镜可以确定胃溃疡的大小、位置和严重程度,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肠镜则可以明确肠道炎症的范围和性质,区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不同类型的炎症性肠病。

3. 治疗与预防并重:胃肠镜检查不仅可以用于诊断,还可以在检查过程中进行一些治疗操作。比如发现胃肠道息肉,可以直接通过内镜下的电切术将其切除,避免息肉恶变;对于一些早期的癌前病变,也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局部切除或消融治疗,达到预防癌症发生的目的。

 三、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1. 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如果出现反复的上腹部疼痛、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或者有便血、黑便、腹泻、便秘、大便习惯改变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2. 有消化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胃癌、结直肠癌、胃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其亲属患同类疾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3.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率会逐渐升高,尤其是胃癌和结直肠癌。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一般每3 - 5年检查一次。

4. 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腌制、熏制、油炸食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胃肠道的健康状况更容易受到影响,应适当增加胃肠镜检查的频率。

5. 其他高危人群: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是胃肠道疾病进展的高危人群,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胃肠镜。

胃肠镜检查已经成为我们了解胃肠健康、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让我们的胃肠道更加健康,保护胃肠,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