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世界肥胖日|今天,你胖了吗?

发布时间 :2025-03-04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本期科普作者: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闫淑芳

大家好

这里是『医生说』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

今年的主题是“改变系统,迈向更健康的生活”

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经济生产模式转变

让肥胖率嗖嗖上涨

据《柳叶刀》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

2022年全球肥胖人口高达10亿人

儿童及青少年肥胖症人数增加了3倍

可见

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所以,小伙伴们

是时候行动起来

享“瘦”更健康的生活啦~


肥胖的危害


肥胖症的诊断

肥胖症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脂肪组织过度积累或分布、功能异常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疾病。肥胖症的诊断单纯依靠BMI不够精准,因此需要对腰围、腰臀比、腰高比、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等进行综合评估


肥胖症的分型分期

最新的中国肥胖症指南提出了肥胖症的分期,虽尚未统一,但对于我们及时的精准防控及治疗肥胖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将肥胖症分为:代谢健康型肥胖、高代谢型肥胖-高尿酸亚型、高代谢型肥胖-高胰岛素亚型、低代谢型肥胖。这4种肥胖亚型的临床特点和并发症发病风险各异。


肥胖症的管理


肥胖症的评估

肥胖症的管理是长期的,主要以实现个体化最佳体重并长期维持,以谋求远期结局(如心血管结局、全因死亡)的改善。因此,对于肥胖症患者应进行充分的评估。

  • 病因学评估:识别潜在的继发性肥胖因素,以便个体化治疗;

  • 代谢及合并症评估:全面的评估包括内分泌代谢系统(如糖尿病、血脂紊乱)、呼吸系统(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系统(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泌尿系统(如慢性肾病、张力性尿失禁)、生殖系统(如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不育)、消化系统(如胃食管反流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骨骼运动系统(如骨关节炎)、心理疾患(如抑郁症、焦虑)、肿瘤等。


减重目标的指定

针对肥胖症患者减重,要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化,逐步使体重达标。

  • 对于年轻、并发症少或仅存在并发症风险的患者首个阶段目标可以设立为3~6个月减重10%~15%,以求尽快实现并发症的改善或风险降低,帮助患者建立减重信心,提高后续减重治疗的依从性。

  • 而对于年长、并发症较多的患者更需要考虑减重安全性问题,可以设立相对较缓的阶段目标,如3~6个月减重5%~10%,平稳减重,尽量避免减重不良反应。实现首个阶段目标后,再设立下一阶段的目标,最终以逐步实现个体化最佳体重。


生活方式的干预
  • 饮食管理:饮食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减少能量摄入,有效减轻体重,而且能够改善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问题。目前有多种形式的饮食模式,如限能量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高蛋白饮食、间断性节食、代餐等,减重效果因人而异,可尝试多种饮食方式。生活中高糖、高脂以及精加工食品种类繁多,成为了人们甜蜜的诱惑,要学会合理选择摄入食物的种类及数量。

  • 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有氧合并抗阻运动等,根据评估情况实施个体化运动方案。


药物治疗

在我国,有体重管理适应症传统减重药物仅有奥利司他。新型获批体重管理适应症的药物有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


手术治疗

针对BMI≥35Kg/m2的肥胖症患者,建议考虑代谢减重手术。


社会心理支持

情绪及行为障碍既是肥胖的病因,也是肥胖的并发症。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患者的个体特征,必要时纳入社会支持,来自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医护人员及其他社会群体(如肥胖患者互助群)的支持,对肥胖患者长期坚持健康行为非常重要。


小贴士

不要盲目减重,科学减重,方能使体重长久维稳,请到专业的内分泌代谢科就诊,进行肥胖症的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减重方案。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END




厚德 / 精医 / 博学 / 笃行

编辑:赵欣雨

一审:闫淑芳

二审:苏冬月

三审:薛磊


一校:陈聪 高超

二校:苏冬月

三校:吴行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