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儿童鼻出血怎么办?家长必知的防治知识

发布时间 :2024-12-23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本期科普作者

鼻出血是儿童常见症状,多为自限性,但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一、儿童鼻出血常见原因

1)局部因素

炎症:鼻腔、鼻窦炎症致鼻黏膜毛细血管受损,如过敏性鼻炎引起鼻黏膜水肿,急性鼻炎使鼻腔黏膜充血破裂。
鼻损伤:鼻内炎症时频繁擤鼻、喷嚏、揉鼻、挖鼻及鼻内用药不当,或鼻部外伤如骨折等。
鼻腔异物:多单侧出血或血涕,伴感染有臭味。

肿瘤:纤维血管瘤出血量多,鼻腔鼻窦鼻咽恶性肿瘤早期涕中带血,晚期可大出血。

(2)全身因素

急性发热性疾病:如感染致鼻黏膜充血肿胀或干燥,以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出血量与感染程度无关。
血小板异常疾病:如白血病等血液疾病及严重感染继发综合征致血小板降低,鼻腔易出血。
凝血机制异常:先天性凝血障碍、风湿性疾病等引起。
抗血栓药物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致反复鼻出血。
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或钙缺乏影响凝血。
内分泌失调:女性青春发育期月经期可能鼻出血。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有家族史。


二、家长如何应对儿童鼻出血

首先,保持冷静,让孩子头部稍前倾(防止血液倒流入咽部,防止窒息)。

接着,用手指按压鼻翼而非鼻梁。

按压时采用中等力度(既能将鼻翼压迫到鼻中隔,又不使患儿疼痛)。
如果按压10分钟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如患儿有多次较大量鼻出血,同时伴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情况,也应及时就诊。如排除严重疾病后,反复特发性鼻出血似乎可随时间缓解,且少见于14岁以上儿童。

持续至少5分钟后再检查是否已控制出血,在此期间要安慰患儿避免紧张,减少出血。



三、儿童鼻出血的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方法

1.治疗鼻炎:积极治疗过敏性鼻炎等,根据症状选药,如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鼻出血或易出血患者可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
2.保护鼻黏膜:使用等渗海盐水等湿润鼻腔,避免结痂,促进修复,可辅助治疗并预防复发。
3.鼻局部处理
(1)压迫法:(此处可再次强调上述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
(2)填塞法:压迫止血无效或出血较多等情况,可选择鼻腔可吸收材料、纱条填塞,必要时后鼻孔填塞;鼻内镜下止血适用于出血多且压迫填塞无效者,视野清、止血确切且无需填塞,但操作有注意事项;严重鼻出血可采用血管结扎或栓塞,但儿童少见。

(3)全身治疗:鼻腔鼻窦复杂病变或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及出血量大的患儿,需全身治疗或转诊。

(二)预防措施

1.重视原发疾病治疗:多数鼻出血与鼻炎有关,积极治疗鼻炎,正确使用鼻喷药物。
2.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儿童挖鼻、揉鼻、塞异物,保障均衡饮食。

3.保持鼻腔湿润:多饮水,保持室内湿度,使用鼻腔润滑剂;过敏或污染严重时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并清洁鼻腔。


四、总结

儿童鼻出血病因复杂,家长要了解相关知识,冷静应对。掌握正确止血方法,及时就医,积极预防,减少鼻出血发生,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