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检查全攻略:检查前、中、后,这10件事帮你一次搞定


作者: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王智
提到CTA检查,很多人会有点懵——它和普通CT有啥不一样?其实CTA是“CT血管造影”的简称,简单说就是“给血管拍高清照”:检查时会打一针造影剂,让血管在CT下显影,帮医生看清血管是否有狭窄、堵塞或动脉瘤。
不管你是做头部、心脏还是下肢CTA,检查前、中、后的注意事项都大同小异,记住下面这些要点,能让检查更顺利、结果更准确。
01
一、检查前:3个“必须做”+ 2个“千万别”
CTA的关键是“造影剂”,所以检查前的准备都围绕它和“影像清晰度”展开,核心记5点:
1. 必须提前告知过敏史: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对碘造影剂、海鲜(虾蟹等)过敏,或以前做CTA/增强CT时出现过皮疹、头晕、呼吸困难,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造影剂含碘,过敏可能危及生命,不能隐瞒。
2. 必须控制饮食饮水(按医嘱):
- 一般检查前4-6小时要空腹(不吃东西),但可以少量喝清水(不超过200ml),避免空腹太久低血糖;
- 如果是心脏CTA,部分医院要求检查前12小时不喝含咖啡因的饮品(咖啡、茶、可乐),避免心跳太快影响成像。
3. 必须带齐病史资料:比如之前的CT、心电图、血压记录,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人,医生要根据病史判断你是否适合做检查(造影剂需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差者需谨慎)。
4. 千万别穿带金属的衣服:和普通CT一样,项链、耳环、金属腰带、带金属扣的内衣都要脱掉,连口袋里的手机、钥匙也要掏干净——金属会产生“伪影”,挡住血管,可能导致结果不准。
5. 千万别擅自停药(特殊情况问医生):
- 高血压患者:检查当天早上可以正常吃降压药(用少量清水送服),避免血压太高影响检查;
- 糖尿病患者:如果吃二甲双胍类药物,部分医院要求检查前48小时停药(造影剂可能增加肾损伤风险),具体遵医嘱,别自己改药。
02
二、检查中:2个“小配合”,5分钟就结束
CTA检查过程很快(全程5-10分钟),不用紧张,跟着医生做2件事就行:
1. 配合躺好、别乱动: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帮你调整姿势(比如头部CTA要仰头,心脏CTA要平躺举双手),机器转动时保持身体不动——一动就会像“拍糊的照片”,血管看不清,可能要重拍。
2. 配合“打针+憋气”:
- 先扎针:护士会在你手臂上扎一根留置针,用来推注造影剂;推药时可能会感觉手臂有点发热、发苦(造影剂的正常反应),不用慌,几秒钟就消失;
- 听指令憋气:机器扫描时,医生会喊“憋气”,你深吸一口气后憋住10-20秒(别憋气太久,不然会头晕),扫描结束后正常呼吸就行。
03
三、检查后:2个“重点做”+ 1个“要警惕”
检查结束不代表万事大吉,后续注意事项关系到身体安全:
1. 重点多喝水,排掉造影剂:检查后3小时内,尽量喝1000-1500ml清水(约4-6杯),让造影剂通过尿液排出,减少肾脏负担;如果肾功能不好,别猛喝,按医生要求控制饮水量。
2. 重点观察穿刺部位: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别揉),避免出血或淤青;当天别让穿刺部位碰水,以防感染。
3. 警惕“迟发性过敏反应”:大部分人对造影剂没有反应,但少数人可能在检查后1-2天出现皮疹、瘙痒、恶心——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或更严重的呼吸困难、胸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别拖延。
最后提醒:做CTA前不用焦虑,只要按要求做好准备、检查中好好配合、检查后多喝水观察,就能顺利完成。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问放射科的医生或护士,他们都会耐心告诉你。
一审:王智
二审:王长福 王斌杰
三审:李长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