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医院举办药师周系列活动—创新领航药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2025年9月25日是第17个“世界药师日”,淮河医院药学部开展了“淮医药师周”活动。9月27日,由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主办、淮河医院承办的“创新领航药学高质量发展系列研讨会”在淮河医院北院区顺利召开。来自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药学领域科研创新与转化的新路径。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第二临床医学院(淮河医院)院长左克强教授致欢迎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浪潮下,医院药学正从“后台保障”走向“前台引领”,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搭建“临床-科研-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患者健康。
本次会议紧扣“药学科研创新与转化应用”的核心主题,设置四场专题报告,覆盖新技术应用、临床实践创新、基金申请技巧、药物综合评价四大维度,为药学工作者搭建了“从科研到临床”的经验交流平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伯庭教授带来《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人工智能的临床输液质控系统与安全用药》报告,介绍了团队研发的“智能输液质控系统”,通过拉曼光谱与AI结合实现输液全程监控,使医院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为临床安全提供科技屏障。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张学丽教授以《基于临床实践的科研创新-以糖尿病患者管理为例》为题,分享了本人及团队的科研经历,强调科研要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何亚平博士的《科研基金选题与设计、申请书撰写技巧》,从选题、标书撰写、研究基础、研究团队等多个方面拆解基金申请关键,为研究者提供实用指导。
河南省肿瘤医院杨微教授的《基于临床药学实践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综合评价研究》,围绕“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适宜性、创新性、可及性”六大维度,对PD-1/PD-L1抑制剂开展系统综合评价,使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下降,患者用药负担明显减轻。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邓智健教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药师焦红军教授、河南大学一附院药学部主任蔡灯塔教授、周口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李晨教授等与会嘉宾,围绕“AI+药学”、“真实世界研究设计”、“基金选题思路”、“肿瘤药物评价”等主题,与四位授课专家展开面对面深度交流和讨论,为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与可行路径。
河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副院长秦长江作大会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果,本次会议内容覆盖新技术、临床实践、基金申请、药物评价等多个关键领域,既有前沿理论,又有实用经验,针对性强、收获颇丰。他强调,药学队伍要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强化科研创新与转化意识,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药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