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菌移植(FMT):为慢性便秘患者重塑肠道“小宇宙”

▎本期科普作者🥼 临床营养科 主任 汪洋

如果您正备受便秘困扰
尝遍了各种方法却收效甚微
那么您了解一下
这个听起来有些“重口味”却又充满希望的新疗法
——肠菌移植(FMT)
这并非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而是近年来胃肠病学领域最前沿的探索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科学、客观地聊聊
这种“以菌治秘”的方法究竟是怎么回事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表现为排便困难、次数减少、粪便干硬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便秘并非单一疾病,根据其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分为三类:
慢传输型便秘(STC)
结肠蠕动减慢,粪便在结肠中停留时间过长,变得又干又硬。
结肠传输可能正常,但粪便在排出肛门时遇到阻碍,常因盆底肌功能不协调(如该放松时不放松)所致。
同时存在以上两种问题。

其中,OOC最为常见。治疗前明确分型,是选择正确治疗方案的第一步。
传统治疗便秘的方式通常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多喝水、多膳食纤维、多运动)、药物治疗(泻药、促动力药等)以及生物反馈治疗。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变化、精神压力增加和人口老龄化,慢性便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一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类顽固性便秘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被忽视的关键角色—肠道菌群。
我们的肠道内居住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肠道小宇宙”。这个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直接关系到消化系统的健康。研究发现,慢性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往往处于失衡状态,这种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分泌物减少,从而形成便秘与菌群紊乱之间的“恶性循环”。
肠菌移植(FMT)是一种前沿治疗方法,它将健康供体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经过严格处理和纯化,移植到患者的肠道内,目的是重建一个平衡、健康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恢复菌群平衡: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
促进肠动力:调节胆汁酸、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增强肠道蠕动;
改善脑肠轴功能:缓解便秘伴随的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根据《慢性便秘肠道微生态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以下人群可能从FMT中获益:
慢传输型便秘
混合型便秘
合并其他疾病如帕金森病、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糖尿病等
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
经鼻肠管输注:疗效较好,患者接受度高;
口服菌群胶囊:方便易行,但需确保菌群活性;
结肠镜灌注:效果显著,但操作较复杂,不易重复。
FMT 总体安全性较高。但短期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恶心、短暂发热等不良反应,但这些症状通常在几天内自行缓解。总之FMT长期风险较低,但需严格筛选供体,避免传播耐药菌或感染。
FMT 应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由专业医生评估适应证;
治疗前建议进行肠道菌群检测;
治疗后应配合饮食调整(如增加膳食纤维)、改善生活方式,以巩固疗效。
肠菌移植(FMT)
为慢性便秘患者提供了
一种全新的、基于微生态调节的治疗选择
尤其是对那些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FMT 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善
如果您或家人正受困于慢性便秘
不妨咨询专业医生
了解是否适合接受肠菌移植治疗
厚德 / 精医 / 博学 / 笃行
供稿人:汪洋
编辑:赵欣雨
一审:朱萌萌
二审:汪洋
三审:刘笑春
一校:陈聪 高超
二校:汪洋
三校:吴行 张帅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