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医院新闻

躺在胳膊上的“大头娃娃”:13天生命守护背后的温暖接力

发布时间 :2025-07-07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6月14日清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外科门诊迎来一对神色焦急的母子。怀中抱着“大头娃娃”的母亲强压着不安,向医生讲述孩子近10天症状急剧加重的情况。当日,我院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治疗组组长范仕兵副主任医师正在坐诊,他仔细翻看患儿所有影像片子,又用软尺轻轻绕过头颅——57cm!远超正常儿童的头围数据,让诊室空气瞬间凝固。



“必须尽快做腰椎穿刺,明确颅内压力!”范仕兵果断下达腰椎穿刺指令,儿科李英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徐晨阳副主任医师迅速响应,多学科团队立即联动。当穿刺结果显示患儿颅内压力高达400mmH₂O(远超婴幼儿正常范围40-100mmH₂O)时,范仕兵当即向家属阐明病情危重性并提出紧急手术建议。在充分沟通,家属得知无需辗转外地,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王晓强教授团队的优质医疗技术,当即决定让孩子在淮河医院接受治疗,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治行动正式打响。


当天13时41分,无影灯下,范仕兵与李振江主任医师为患儿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手术。4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后,手术成功完成,患儿于18时转入神经外科监护室。




然而,挑战并未结束:拔除气管插管后,痰鸣音与波动的血氧饱和度,时刻揪着医护团队的心。在神经外科监护室里,李凯歌护士长和李会丽护士24小时寸步不离。她们不仅专业地进行体位管理、吸痰、物理降温,更像妈妈般细致入微——及时更换尿不湿、密切观察尿量,还会轻轻抱起哭闹的患儿安抚。李凯歌哼着摇篮曲时,这个总爱枕着护士胳膊入睡的“大头宝宝”,在温柔守护中渐渐平静。在她们的悉心照料下,患儿各项指标终于趋于稳定。



6月15日,患儿转入普通病房。此后13天里,李振江、马壮等医护人员全程跟进,从手术到护理、康复,每个环节都倾注专业与温情。奇迹悄然发生:曾经行动迟缓的孩子,如今能稳稳站立、踉跄学步;呆滞的小手也变得灵活,能稳稳抓取物品。看着孩子一天天好转,患儿妈妈哽咽道:“把孩子交给淮河医院,是我最正确的决定!” 


如今,患儿已顺利出院进行后续康复。这场生命接力,不仅展现了淮河医院多学科协作的硬核实力,更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温暖底色。作为与上海王晓强主任团队的合作单位,淮河医院正通过技术共享、专家下沉,让开封及周边患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从门诊诊断到康复出院,每一个不眠的守护、每一声轻柔的安抚,都凝聚成照亮生命的光,为更多孩子托起康复的希望。





厚德 / 精医 / 博学 / 笃行

编辑:刘萌

一审:李凯歌

二审:李振江

三审:韦海涛


一校:陈聪 高超 杨昕昕

二校:李振江

三校:吴行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