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唐氏 支持和行动

▎本期科普作者🥼产科 副主任医师 霍会蚕
大家好
这里是『医生说』
为了增强公众对唐氏综合征的认知
提升社会对唐氏综合征防治的意识
重视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
减少“唐宝宝”诞生的不幸情况
2011年11月,联合国大会决定
将3月21日设立为世界唐氏综合征日(WDSD)
这一日期特意选在第3个月的第21天,
以象征唐氏综合征是由第21号染色体的三倍体(三体性)所引起
2025年3月21日是第14个“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让我们共同关注唐氏综合征
为预防和减少唐氏综合征的发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唐氏综合征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主要是由于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了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而引发,故又称“21-三体综合征”。活产婴儿中发生率约为1:1000-1:600,据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60万以上的患儿。






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和独特的面部和身体畸形,如小头,枕部扁平,项厚,眼裂小,外侧上斜,眼距宽,马鞍鼻,口常半开,舌常口外,手指短粗,掌纹有通贯,小指内弯等。50%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白血病等。


唐氏筛查针对特定的人群(符合唐氏筛查适应症的孕妇),通过检查将其中患唐氏综合症可能性较大的高危人群筛选出来,以进行其后的诊断性检查。唐氏综合症迄今医学上无法根治该疾病。所以,要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关键措施主要在于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筛查的目的不是诊断某一种疾病,而是筛选出患某一疾病可能性较大的人,以进一步做其他检查进行确诊。


准妈妈们孕期可以通过产前筛查(产前血清学、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超声)、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脐血穿刺)等方法进行筛查和诊断。
目标疾病是21-三体、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通过抽取母体血清,检测其中甲型胎儿蛋白、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物质的浓度,结合预产期、体重、年龄和采血的孕周等,计算出生这三种疾病患儿的风险系数。
筛查对象:预产期年龄小于35周岁的孕妇
筛查时间:妊娠15—20周。
优缺点比较:其中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可达到60-70%。经济无创伤,但假阳性率高。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针对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综合征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的产前筛查。由于孕期在孕妇的外周血中稳定地存在着大量来自胎儿的游离DNA片段,并且随着孕周的增大比例也而缓慢上升,因此通过抽取孕妇的外周血,提取其中的游离胎儿DNA,就可以结合生物信息分析胎儿基因。
筛查对象:产前血清学筛查、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的孕妇,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的孕妇,错过血清学筛查最佳时间,或错过常规产前诊断时机,但要求降低21、18、13三体综合征风险的孕妇等情况。
筛查时间:以妊娠12-24周为佳。
优缺点比较:21-三体综合征检出率不低于99%。假阳性率很低,但费用较高,对嵌合型、易位型染色体异常也还难以检测。
在适宜的孕周和条件下也可能筛查出NT增厚(11周-13+6周)、鼻骨缺失、心脏病、消化道畸形等唐氏儿合并的异常,如果有的唐氏儿仅表现为特殊面容或合并的畸形较轻微,超声则不易发现。
通过羊膜腔穿刺术或脐带血穿刺术等手段,获取胎儿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一次检测46条染色体数目异常和大片段的染色体结构异常。
诊断对象:分娩年龄满35周岁以上、产前筛查为高风险、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患染色体病、有家族病遗传史等情况的准妈妈 。
优缺点比较:准确性高,是目前胎儿染色体疾病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一般情况下比较安全,但也存在个别流产、感染等风险,对于染色体微小结构改变、低比例嵌合型染色体异常、环境和药物等导致的胎儿器官功能发育的异常仍不能完全排除。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厚德 / 精医 / 博学 / 笃行
编辑:赵欣雨
一审:霍会蚕
二审:李艳云
三审:田君
一校:陈聪 高超
二校:李艳云
三校:吴行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