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神秘面纱

▎本期科普作者: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耿亚东
大家好
这里是『医生说』
当我们不小心摔了一跤
或者头部被什么东西轻轻碰了一下
可能就在那一刻
一个隐藏的“小怪兽”被悄悄唤醒了
刚开始,你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异样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但慢慢地
你会开始觉得不对劲
头痛时不时地来骚扰你
记忆力也变得大不如前
走路也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这个“小怪兽”就是慢性硬膜下血肿
虽然听起来有点吓人
但别担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主要影响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硬膜是包裹大脑的三层膜(脑膜)中最外层的一层,位于颅骨内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血液在硬膜和大脑之间积聚,并随时间逐渐形成的一种状况。


CSDH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但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头部轻微创伤:尽管CSDH患者中许多人无法回忆起明显的头部外伤史,但很多情况下,血肿与头部受到轻微的、甚至被忽视的外伤有关。
老年脑萎缩: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体积缩小,硬膜下空间相对增大,因此即使少量的出血也可能导致血肿形成。
血液和脑脊液的循环障碍:可能由于脑膜微小的撕裂导致血液渗出并停留在硬膜下间隙。
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异常:包括抗凝剂的使用等都可能导致出血不易停止。
慢性脑病或脑梗死:这些情况可能导致局部血管脆弱,易于破裂。
慢性头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
认知功能减退:例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性格改变。
肢体无力:单侧肢体无力或偏瘫。
行走困难或平衡失调
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混乱或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少数情况下,CSDH可以引起癫痫发作。
CSDH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病人的症状和血肿的大小、厚度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
观察: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有时可以暂时观察,等待血肿自然吸收。
药物治疗:可以口服阿托伐他汀类药物促进血肿吸收。
手术治疗:当血肿引起症状或持续增长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是钻孔引流术,通过一个小孔将血肿液排出。有时候,为了防止血肿复发,可能还需要放置一个长期的引流管。
内镜手术:这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更精确地清除血肿,并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介入手术:通过对脑膜中动脉进行介入栓塞以防止血肿进展、降低术后复发几率。
CSDH的预后通常较好,尤其是在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手术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有所改善,但也有复发的可能性,需要密切随访。一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来处理手术后遗留的症状。

厚德 / 精医 / 博学 / 笃行
编辑:朱萌萌 白卓蕊
一审:耿亚东
二审:陈小兵
三审:刘红林
一校:陈聪 高超
二校:陈小兵
三校:吴行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