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医院新闻

紧急部署迅速响应坚守岗位

发布时间 :2021-08-01
来源 :微信公众号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2021年第165期(419)

  厚德  精医  博学  笃行


面对国内疫情防控严峻形势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第一时间全面部署

上下同心 多措并举 众志成城 共克难关

为就诊患者

全院工作人员

开封百姓

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紧急部署动员



7月31日下午16:00,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以下工作重点: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防控工作科学、有效、高效。
二是严格落实院感防控措施。对在院患者及陪护、全院全员做近一周的行程轨迹排查,开展全院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护,加强病区管理,严格规范陪护探视、病区消毒制度;
三是严格预检分诊、门急诊和发热患者接诊收治管理,落实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四是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与环节,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五是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到未雨绸缪;
六是加强督查力度,以问题为导向,立查立改。


迅速集结到位



7月31日晚,护理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迅速通知到各科,各片区护理人员踊跃报名,迅速集结,高效行动,不到半小时便组建了一支20人的业务技术精湛的护理队伍,在全院4个点位开展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

 


党办、院办、组织科通知安排,将全院职工以支部为单位分为不同批次,协调全院各科室工作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工作,8月1日早上7:00,各点位工作人员准时就位。

——图片来源:团委


采集现场,院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根据检测进程实时调整、协调,各支部党员干部、团员青年主动引导扫码、维护现场秩序。虽是炎热酷暑,即使工作服内全身湿透,但没人抱怨和退缩,干劲十足,确保了采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向坚守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图片来源:发热门诊

在院领导的指挥下,党办、院办、组织科牵头组织,医务部、护理部、医学检验科、团委公共卫生科、感控科、国资办、信息科、患者服务部等多部门团结协作,我院顺利完成了对全院工作人员(包括在职职工、保安、保洁、规培生、研究生、实习生、在读本科生、餐厅工作人员、物流人员等)的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工作。


与此同时,我院护理部组织示教室老师、参与过援鄂医疗队工作的老师,分批次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采集咽拭子等内容的培训,为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储备力量。


另一“战线”上,为方便群众更加便捷接种疫苗,我院接种工作人员周末岗位坚守,不停不休、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疫苗“应种尽种”。


加强院内防控


门急诊就诊流程再优化


1.把好医院入口关



南北两个院区严格执行“扫码+测温+登记+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严把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做好医院各个进出口人员和车辆的排查工作,增派行政部门人员对医院门诊早高峰进行导诊、志愿服务工作。


2.发热患者闭环管理



医院在门急诊出入口设立预检分诊点,所有来院人员入门前须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史调查工作,对发热患者由工作人员按照指定路线带至发热门诊。


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为了使广大市民、患者及家属得到及时排查,医院设多个核酸采样地点:


核酸检测地点:


1.无流行病学史、无发热的愿检尽检市民以及北院区陪护和住院患者请前往北院区核酸检测门诊检测


2.发热患者等应检尽检市民请前往南院区发热门诊检测


3.南院区陪护以及住院患者请前往南院区发热门诊旁窗口检测


领取报告时间:


当天11:00以前送标本,下午5:00点取结果;

11:00以后到下午6:00送标本,第二天上午8:00取结果。


核酸检测是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从收样登记到出具体的检测报告,前后总共十个步骤。为了及时出具报告,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增加检测班次,24小时在岗



点击图片查看:淮河医院核酸检测快速就诊攻略


做好消杀、消毒工作


——图片来源:爱卫办


我院督促保洁公司做好保洁人员的自身防护、院感制度的落实,强化落实全院大面积环境消毒杀菌工作。目前已投入10台超低容器、背负式喷雾器,完成了对82处诊疗、住院、工作区域以及40处窨井的消杀工作,累计消杀面积68837平方米。



目前,疫情形势仍复杂、严峻
“战疫”仍未结束,防护还要继续
请大家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护意识
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不要存侥幸心理,记住危险源于大意
坚持科学配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尽量避免感染的风险
就是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让我们携手同行、齐心协力
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早日迎来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AUG

01

来源 |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编辑 | 杨昕昕

校对 | 于晓东 陈   聪 赵   杨

责编 | 吴   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