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胃间质瘤的保姆级探索和揭秘

发布时间 :2023-10-18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本期科普作者


一、重视胃间质瘤的必要性

胃间质瘤是一种相对不常见但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胃肠道肿瘤。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该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入,胃间质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本文将围绕胃间质瘤的影像表现、愈后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科普介绍。

 

二、胃间质瘤的基础知识

胃间质瘤是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两者混合组成。它可以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其临床表现多样,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方式密切相关。

 

三、胃间质瘤的影像表现

1. 胃间质瘤的超声检查

普通超声:对于较大的胃间质瘤,超声可显示胃内的低回声肿块,边界相对清晰。但由于胃肠道内气体的干扰,普通超声对胃间质瘤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超声内镜:这是诊断胃间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超声内镜可以清晰地显示胃壁的层次结构以及胃间质瘤的大小、位置、内部回声等特征。胃间质瘤在超声内镜下通常表现为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或黏膜肌层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肿块,边界较清楚,形态多规则。

 

2.胃间质瘤的 CT 检查

平扫:胃间质瘤在CT 平扫上多表现为胃内或胃壁的软组织肿块,密度相对均匀,与周围正常胃组织相比呈稍低密度。当肿瘤较大时,可出现坏死、囊变等表现,密度不均匀。

增强扫描:胃间质瘤在增强扫描时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动脉期肿瘤多呈中度或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部分肿瘤内可见迂曲的血管影,这与胃间质瘤血供丰富的特点有关。此外,CT 还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是否侵犯邻近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3.胃间质瘤的 MRI 检查

MRI 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于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 T1 加权像上,胃间质瘤通常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在 T2 加权像上,多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的表现与 CT 类似,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MRI 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胃间质瘤在 DWI 上通常表现为高信号,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相对较低,这有助于与其他胃部病变进行鉴别。

 

四、胃间质瘤的预防方法

1.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腌制、熏制、油炸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增加胃间质瘤的发病风险。

 

2.规律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3.定期体检

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长期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间质瘤等胃肠道疾病。

一般人群也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腹部超声等,有助于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

 

五、胃间质瘤的治疗

1. 手术治疗

手术是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局限的胃间质瘤,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方式。

在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同时避免肿瘤破裂,以减少复发的风险。对于一些无法完全切除的胃间质瘤,可以考虑进行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药物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胃间质瘤,药物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目前,治疗胃间质瘤的药物主要有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等。

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可以抑制c-kit PDGFRA 等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于 c-kit 基因突变和 PDGFRA 基因突变的胃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舒尼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间质瘤患者。它可以抑制多个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3. 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胃间质瘤,还可以采用放疗、介入治疗等方法。放疗主要用于缓解局部疼痛等症状,但对肿瘤的控制效果相对有限。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等,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生长,缓解症状。

 

六、胃间质瘤的预后

胃间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个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的大小、核分裂象、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以及基因突变类型等。

 

1. 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

一般来说,肿瘤越小、核分裂象越低,预后越好。根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象的不同,胃间质瘤可以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四个等级。极低危和低危胃间质瘤的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低;而中危和高危胃间质瘤的预后相对较差,容易复发和转移。

 

2. 手术切除的彻底性

完整的手术切除是影响胃间质瘤预后的重要因素。如果手术能够完全切除肿瘤,且切缘阴性,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相反,如果手术未能完全切除肿瘤,或者切缘有肿瘤残留,患者的复发风险会大大增加。

 

3. 基因突变类型

胃间质瘤中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有c-kit 基因突变和 PDGFRA 基因突变。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对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PDGFRA 基因突变的胃间质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 c-kit 基因突变中某些特定类型的患者预后则较差。

 

七、胃间质瘤的影像检查很重要

胃间质瘤是一种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胃肠道肿瘤,其影像表现多样,预后取决于多个因素,治疗方法也较为丰富。通过超声、CTMRI 等影像检查手段,可以对胃间质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对于胃间质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等。同时,患者在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对于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将会更加精准和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