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刘振国教授来院指导交流


为推进淮河医院神经学科高质量发展,3月19日,我院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级帕金森病研究专家刘振国教授,围绕“聚力打造特色专科,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专题学术讲座。第二临床医学院(淮河医院)副院长马静、神经内科主任孙玉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科研业务骨干参会,会议由孙玉华主持。
立足特色专科,创新诊疗模式

刘振国结合新华医院神经内科发展经验,系统阐述了特色专科建设的核心路径。他提出“临床需求驱动专科定位”的理念,强调以帕金森病等疑难疾病为抓手,整合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构建“一站式”精准医疗模式,并以自身团队为例,分享了其创立的国内首个帕金森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如何通过“AI辅助早期筛查—个体化康复方案—全程管理平台”三大模块,实现诊疗效率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双重提升。
科研临床融合,激发团队动能

针对科研与医疗团队协同发展,刘振国指出:“特色专科的可持续性需以科研创新为引擎。”他结合主持的35项国家级课题(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验,提出“临床问题导向、多学科交叉、青年人才托举”三大策略,并详细解析了团队如何通过“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临床应用”闭环,推动帕金森病异动症机制研究等成果落地。此外,他强调青年医师培养的重要性,建议通过“导师制”“跨院联合课题”等方式,加速人才梯队建设。
深化合作,共谋学科未来

讲座中,刘振国对我院神经内科的学科基础给予高度评价。马静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刘教授的分享为我院专科建设提供了系统性范本。未来,医院将积极对接新华医院优质资源,在帕金森病临床数据库共建、中西医技术转化、青年医师轮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力打造豫东地区神经疾病诊疗高地。”孙玉华进一步提出,双方拟联合申报区域性多中心研究项目,探索基层特色专科发展新模式。
现场反响热烈,点燃学术热情

在互动环节中,参会人员就“地市医院科研瓶颈突破”“中西医协同团队管理”“地市医院亚专业优质发展”等话题踊跃提问。刘振国结合案例提出务实建议,如“以单病种专病门诊积累临床数据”“联合高校搭建科研平台”等,引发广泛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讲座既有顶层设计思路,又有落地实操方法,为个人和科室发展指明了方向。”
厚德 / 精医 / 博学 / 笃行
编辑:白卓蕊 朱萌萌
一审:陈腾飞
二审:孙玉华
三审:马静
一校:陈聪 高超
二校:孙玉华
三校:吴行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