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注册

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发布时间 :2023-08-01
手机阅览本篇文章
AA

▎本期科普作者🥼


大家好

这里是『医生说

众所周知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可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并将它们排出体外

但是许多人往往忽视了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甚至不知道肾脏疾病的早期症状

今天就教大家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首先,我们要了解肾病可能会有哪些症状↓↓↓



水肿

水肿是肾脏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常出现在组织疏松部位及身体下垂部位,如眼睑、足踝、下肢及腰背部,而且早晨为甚,下午或晚上减轻,严重时可伴有胸水、腹水及会阴部水肿。需要注意的是,水肿不一定就有肾脏病,肾脏外疾病也会引起水肿。若水肿病人尿常规是正常的,基本上可排除肾脏疾病。



高血压

肾小球病常伴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患者90%有高血压,持续高血压也可加速肾功能的恶化。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注意检查尿常规,排除肾脏疾病,尤其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患者。



少尿或无尿

成人24小时尿量在1000-2000ml左右,少于400ml叫少尿,少于100ml叫无尿,多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多尿及夜尿增多

正常人日夜排尿量有一定规律,日间尿量应多于夜间,其比例为2~3:1,夜尿不应多于750ml。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肾性多尿常见于慢性间质性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低钾性肾病、高钙性肾病等。当然也有一些非肾性多尿疾病,如非肾性尿崩症、高血糖性利尿、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等。肾性多尿尿常规检查中多有异常或尿钙或氨基酸含量增高的表现。



血尿

真性血尿是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尿道的病变,多见于肾小球疾病、结石、肿瘤等。但要排除假性血尿,如尿色似血尿并非血尿、一过性血尿、伪造性血尿、污染性血尿等。



尿中泡沫增多

尿中泡沫增多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的表现,正常人排尿后也会出现尿泡沫情况,但泡沫很快会消失,蛋白尿导致的尿泡沫则会长时间不消失。此时应做尿常规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查。



腰痛

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隐痛、或仅感腰酸。肾绞痛多见于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腰痛伴发烧、肾区有叩痛、尿检中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细菌生长,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多伴有尿常规异常或B超、肾静脉造影有阳性发现。如果没有上述异常,则腰痛需考虑其他疾病:如腰椎、腰肌及妇女盆腔疾病等。

另外,贫血、乏力、精神异常等也可见于慢性肾衰等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可见到其他脏器受损表现:如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脱发、腹痛、骨痛等。


其次,要了解哪些常见检查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肾病↓↓↓


01
尿常规

尿常规对肾炎、肾病综合症、尿路感染等常见肾脏疾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尿比重、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潜血;尿细胞及管型计数等。部分肾脏病人没有典型症状,常延误诊断及治疗,尿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这些被忽略了的潜在的肾脏疾病。而且尿常规检查简便、便宜,患者复检率高,多次检查可以避免各种原因导致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

02
血液检查

肾病患者可出现血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肾功能异常,例如尿素氮、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碳酸氢根降低;电解质紊乱,例如血钾水平升高,低钙高磷血症;血常规可见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

03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肾脏结石、囊肿、肿瘤、肾积水、发育异常和肾脏萎缩等。必要时可进一步查肾脏CT或磁共振、静脉肾盂造影等。


最后,哪些人群更需要多关注自己的肾脏呢?


1、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消化道感染极易诱发肾炎,所以对这些患者应于发病后作尿常规检查。


2、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家族肾脏病史者(多囊肾等),免疫系统疾病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病、肥胖、过敏性紫癜、乙型肝炎等疾病容易导致肾损害,因此这些病人也应定期检查尿常规。


3、经常服用易引起肾损害的药物者:①植物类中药:关木通、广防己、天仙藤、朱砂莲、马兜铃、寻骨风、细辛、雷公藤等。②动物类中药:如鱼胆、蛇胆、斑蝥、蜈蚣、海马、红娘子等。③矿物类中药:含砷类(如雄黄、砒霜、红矾);含汞类(朱砂、轻粉、升汞);含铅类(铅丹)和明矾等。④含有上述成份的中成药、止疼药等。以上药物如一次使用量较大或长期小剂量使用,均可能造成肾损害。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END




责编:吴行 编辑:杨昕昕 校对:朱恒均 孙瑜杰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