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及冷沉淀的区别!

▎本期科普作者🥼
在临床应用中,血液制品种类很多,如同于红细胞制品有多种种类,血浆及其衍生物也不单单只存在一种类型,最常见的有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FP)及冷沉淀(AHF),这三者的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那么他们的成分区别及作用等你能分的清楚吗?
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看起来相似但却不同的血液制品到底区别在哪里及它们的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是指采集后储存于冷藏环境中的全血在6~8小时内(根据保养液不同,ACD为6小时,CPD或CDPA-1为8小时)但不超过18小时内将血浆分离出并速冻成固态的成分血。
FFP保留了血浆的各种有效成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第V因子和第Ⅷ因子)、抗凝血酶和 ADAMTS13(一种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FFP含各种凝血因子约0.7~1IU/ml,纤维蛋白原1~2mg/ml血浆蛋白≥50g/L。
FFP在≤-18℃条件下有效期为1年。由于其含有全部凝血因子,故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补充治疗,如肝病患者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过量或者鼠药中毒引起的出血;抗凝血酶Ⅲ缺乏;DIC 等。单个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及血管性血友病,若无相应浓缩制剂时,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来进行治疗。
血站为我们输血科血浆供应采取随要随送制度,多数为保存期一年内的新鲜冰冻血浆。
普通冰冻血浆(frozen plasma,FP)的来源主要有:①FFP 保存1 年后转化为FP,缺乏V、Ⅷ因子;②全血采集18小时后至全血有效期内分离的血浆,可能缺乏 V、Ⅷ因子。FP 在≤-18℃条件下储存,自原采集日起储存4年。
普通冰冻血浆内含有全部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但由于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和V,故用于凝血因子Ⅷ和V以外的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治疗。
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precipitate)是将保存期内的 FFP在1~6℃封闭状态融化后,分离出沉淀在血浆中的冷不溶解物质并在1小时内速冻成固态的成分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含有纤维蛋白原、Ⅷ因子、因子、vWF和纤维结合蛋白。在我国,1U冷沉淀凝血因子由200ml全血分离的血浆制备,要求纤维蛋白原含量≥75mg,Ⅷ因子含量≥40IU[1]。
冷沉淀凝血因子在≤-18℃条件下储存1年,使用时应37℃水浴融化,融化后应尽快输用。融化后的冷沉淀不可再复冻。
冷沉淀的适应症为儿童及轻型成年人甲型血友病;手术后出血、严重外伤及DIC等病人的替代治疗;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血管性血友病等。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责编:吴行 排版:朱萌萌 校对:杨昕昕
声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官方微信刊载此文、使用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是出于扩散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不明确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