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出早搏怎么办?早搏到底是不是心脏病?

▎本期科普作者🥼
在门诊时,很多门诊患者拿着体检的心电图或者动态心电图结果前来咨询: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是不是心脏病?需不需要治疗?
网络上关于早搏的文章也有很多,有的说“心脏早搏不是病,都不用治疗”或者说“心脏早搏都得吃药”
“心脏早搏”到底要不要吃药治疗呢?那这个早搏到底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处理?一起来看↓↓
正常的心脏有一个“司令部”叫窦房结,正常情况下,心脏是由窦房结发放冲动,所以我们正常的心律是窦性心律,所以我们正常的心电图结果会给大家报个窦性心律;而早搏,顾名思义,是指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提前的跳动。
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早搏的种类也不同,发生在心房的叫“房性早搏”,发生在心室的叫“室性早搏”,发生在房室交界区的叫“交界性早搏”,其中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都非常常见。
不同的人对心脏早搏的感觉不一样,有的人很敏感,心脏早搏有明显的感觉,可是有的人即使有早搏也没有感觉,所以好多人是体检查出来了早搏,自己没什么症状。
早搏的症状,但很多人感受到的却是“停跳”,好多人感觉“咯噔”一下,这在医学上称为“代偿间歇”,可以理解为“提前兴奋后的补偿性休息”,还有一部分症状明显的人会感觉有“做了亏心事”,症状明显的人有时候会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首先需要对早搏进行分型,早搏有分生理性早搏和病理性早搏。
生理性早搏,往往是由于长期熬夜、抽烟、缺乏运动、肥胖、高度紧张等引起,如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往往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通过调节生活工作方式,如戒烟、忌酒、忌浓茶和咖啡,避免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等,通过适当休息和调整以后也会改善。
病理性早搏,要先去找到早搏的原因,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的心脏病,需要找专科医生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
其次我们可以做一个24小时的心电图。
把一个盒子(心脏检测仪)背在身上24小时,看看早搏的数量,如果这个室性早搏我们做出来后是上万、一万、两万、三万甚至四万次左右,一般是早搏的数量超过总心跳的10%或者24小时早搏超过一万次,而且你觉得这个早搏对你是有影响的,或是有症状的,例如心慌、难受等等,可进行射频消融术根治治疗。
对于一些有症状的(感到难受)、24小时有几百个、几千个早搏的病人,可以吃一些简单的药物,比如倍他乐克,这种药物远期的副作用并不大。
实际上早搏与精神紧张特别相关,可能喝了咖啡、熬了夜或者是最近比较劳累、思维较多都会引起早搏。有可能休息几天就会好转,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无需治疗。我们总结了这几点共大家参考↓↓↓
心脏的电生理功能与人的情绪关系很大,就算心脏本身没有异常,过于抑郁、焦虑、纠结的心情也会诱发心律失常。因此,保持开朗、乐观、镇定的心态是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基础。
让专业的医生帮助您判断,给您专业的建议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连续熬夜、黑白颠倒;缓解精神、生活压力,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咨询。
戒烟酒,少喝过浓的茶和咖啡。
适当的参加锻炼,但要避免运动过于激烈,使心跳过快、情绪过于激动。
心脏早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当它出现时请您不必惊慌,正确认识早搏,改变易导致早搏的生活习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治疗才是您最正确的选择!
医学科普 仅供参考

▎策划制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编辑:杨昕昕 朱萌萌
校验:陈聪 周利利
责编:吴行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