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消化内科各种疑难疾病和消化内镜的诊疗,尤其是炎症性肠病的诊治。
刘占举,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同济大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IBD研究中心主任。刘占举教授刘占举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炎症性肠病临床诊治和发病机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并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百余篇。
学术任职
第12届亚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AOCC)主席
中华消化分会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协作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学会肛肠医师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副组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J Dig Dis副主编
科研情况
炎症性肠病(IBD)是发生在胃肠道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常表现有腹痛、腹泻和营养不良等。其发病原因和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不清,本课题组主要围绕着IBD发生过程中基因易感因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免疫细胞激活和效应应答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率先解析了参与我国IBD患者疾病发生的易感基因谱,为阐明发病机制和精准诊疗提供重要的新思路。阐明了肠黏膜组织内聚集有大量激活的免疫细胞,分泌高水平的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高水平免疫辅助信号分子。通过调控肠黏膜组织内各种免疫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功能变化,为临床上靶向生物免疫治疗IBD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使用抗TNF、IL-12、IL-23、a4b7单抗,以及小分子阻断剂和miRNA片段治疗,发现可显著诱导肠黏膜炎症发生。先后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在Nature Genetics、Cell Reports Medicine、Gastroenterology、Gut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10余篇,多次在美国胃肠病学大会和欧洲胃肠病联合大会上报告论文,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学术影响。